李奕瑶在实验室。
通讯员 裴晨旭 叶晓枫
记 者 乔云
在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党员李奕瑶是许多同学眼中的“学霸”。大四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厦门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一区论文,影响因子高达10.59,是一篇达到博士水平的论文。
扬大化工学院团委书记陈松庆介绍,现在博士毕业论文要求是一篇影响因子达到3.0以上,累积影响因子7.0就可以博士毕业。“像李奕瑶这样能够发表出博士水平论文的本科生真是很优秀了!” (注: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科研新手
创新性研究“化妆海绵”
刚上大一,李奕瑶就通过学院“晨曦计划”平台加入到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杰峰教授的“高分子材料”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与汪玲博士、骆俊晨师兄的帮助下,她创新性地对“化妆海绵”进行改性,制备出了光热转换效率高、且经济低廉的超疏水材料,并应用于原油清理、化学气体监测等方面。最终成果发表在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该论文影响因子高达10.59,是一篇达到博士水平的论文。
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奕瑶表示,本科阶段进入实验室操作,是个正确的决定。“进入实验室,接触与科研相关的知识,不仅开阔了视野,还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目前,李奕瑶在高杰峰教授的指导下继续以“化妆海绵”为基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将科研结果再升级。除此之外,她还共同参与了智能应变传感、还原氧化石墨烯等课题的研究,多次获得国(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科研之路没有捷径,查看文献,处理繁琐数据,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而我又是本科生,专业课程比较多,为了兼顾课堂与实验室,需要每天提前安排好时间,虽然忙碌,但很充实,毕竟是兴趣所在,乐此不疲。”李奕瑶说。
心怀热爱
能文能武“学霸”新形象
在众人眼中,“学霸”往往是埋头苦读。但李奕瑶却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在生活中她会表现出‘高冷’外表下有趣的灵魂。”大二学生裴晨旭说。
学习、科研之余,李奕瑶加入学院女子篮球队,从“篮球小白”成长为首发队员。今年6月,李奕瑶和团队取得扬大“超霸杯”女子组冠军,实现学院在该项目上的“四连冠”佳绩。同时,她还担任过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勤工部副部长,多次组织并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在敬老、防疫、开学迎新、新老生返校等志愿服务活动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这些不同的侧面构成了真实的她——一个能文能武的“学霸”新形象。
自律达人
保持高效状态全速向前
无论对学习还是生活,李奕瑶总是保持着高效的状态,全速向前。打开李奕瑶的时间规划表,专业课程、做实验、篮球队训练等,每日事项整齐罗列。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李奕瑶说:“要做好每一阶段的计划,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和时间赛跑,同时要脚踏实地做事。”努力、积累、重复、坚持、自律,是她的秘诀。
学习、实验、训练,李奕瑶始终对自己所热爱的事发力,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只是做到了专心投入和自律。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实验,都一心一意,保持专注。”李奕瑶说,无论外界环境多么杂乱,必须始终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树立目标,脚踏实地,努力向前才是大学生活的最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