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通讯员 倪亚娜 记者 楚楚) 原本再普通不过的乡村农事通过农民的手机镜头直播,并引来大批城里人追捧……一系列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农民成了“网红”,由此带来的经济价值、农业技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近日,共青团中央对2021年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江苏省共有20余支实践团队获奖,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微录’小分队”实践团队获评全国优秀团队。
据了解,“微录”小分队依据“日常运营”“直播助力”及“品牌打造”维度,为农民网红提供专业化直播服务,产出优质的视频内容,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性地打造出符合时代需要和教育引导价值的新网红,并通过技术下乡实现农民网红的技术回馈,不仅让农民“网红”走红网络,引导农民从“苦”种田到“慧”种田,形成农民“会播、喜播”,受众“爱看、乐买”的双循环效应,让农民的付出和贡献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认可,进而形成稳固的流量,带来长期的利益转化。
该团队致力于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良性衔接,真正让“短视频+直播”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农具”——培育一批“拿得了锄头、玩得了直播”的“网红”农民。
“让直播变成一种新农活,让农民变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数据变农资……我们全力以赴、以智扶贫、双向成就,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团队负责人,来自该校交通工程学院的李家宝同学说道。
据悉,为打造更多的网红“吴姐”们,团队组织开展了2期免费线上培训班,面向当地农户开展了70余场培训,培训学员60余名,让当地农民组团“出道”,从“会养会种”到“能卖能销”。
该校党委副书记倪永宏表示,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不断丰富和创新社会实践的内涵形式, 以社会实践对象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阔眼界、磨练意志、增长本领,切实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