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恒君
新学期,迎来新的学生,开学没几天,我就注意到一个奇怪的学生,看到了他奇特的手指,握起拳头来,几乎都能看到骨头,我很诧异。私下里,我问他缘故,他告诉我,是他自己咬的,碰到难题的时候就咬,所以全是新的皮肤,惨白惨白的。这是个个人习惯,并没有影响到他人,因此我没有过多地说什么,只是叫他平时小心点,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排遣学习的压力。
吸引我的注意的是一次广播操事件。那次他不知道什么原因,从楼上下来迟了,被巡查的领导当场要求站在那里,可他不晓得是没有听到还是其他缘故,直接走了,校长非常生气,要求他站在队伍前面做操,并要求我直接让家长来将他带回家反思。
他还在那里进行解释,可当时的场面很糟糕,我连忙呵斥了他,让他到教室反思、写检查,算是给他一个台阶下。
事后,我跟他了解事情经过,他跟我说,因为当时在思考一个问题,所以校长喊他根本没有听进去——这个从他家长后来反馈的信息看,生活中的他的确如此,会因为思考一些问题而忽略周遭的环境——这有点天才的迹象。后来的检查书上,不断地出现错别字,让我对他的语文水平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个事件之后,在班级的其他反常现象也被我发现了:其一就是座位奇乱,桌面上始终找不到一块完全干净可以放试卷的地方,桌洞里也是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各类书籍,糟糕的是,座位周围也是满满地摆放着各种东西,书包就扔在地上;其二,爱吃零食,桌洞里还有糖,地上有糖纸,甚至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也有他吃的糖果,除此之外,还有娃哈哈!真的,五六瓶,有的已经喝过了,散落在桌腿边!
怎一个乱字了得!
经过联系家长,我了解了一些信息,在父母看来,孩子还是挺独立的,学习基本不用操心——这是学习比较优秀孩子的一些共同点,但跟父母沟通比较少,学生家长说,可能是在小学管得比较严厉,然后到了初中感觉不需要太多管教,到了高中,因为上学紧,接触的时间仅有一日三餐,其他都在学校,父母对他的情况虽然有所了解,但是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管教,也没有机会去教育。
这正是目前中国教育的问题所在,高中阶段是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关键阶段,可是学生却几乎与父母没有交流、与社会毫无接触,绝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学校、用在了学习上!三年过去后,学生将独立面对大学的生活,才开始尝试真正与他人、与社会接触,是不是有点晚了呢?
我的诚恳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的确,学习成绩虽然很重要,但是却不是唯一的目标,尤其是每一个学生终究要走上社会,要与他人接触、交流,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将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我希望学生的家长尤其是父亲能够在闲暇时候多与孩子沟通,带孩子接触社会,掌握待人接物的技巧,以适应将来的大学生活,并最终适应社会。经过几个回合的教育引导,慢慢有了转变,他十个手指上的皮不再咬得支离破碎了,有压力到操场跑上几圈;课桌不再是“鸡窝”一样的了,比以前整洁多了,虽然有其他的小毛病,但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知道,这不是终点。
教育是唤醒,而不是为了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