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拜师帖、读拜师帖、叩首大礼、敬拜师茶……26日上午,一场收徒仪式在瘦西湖风景区举行。在陆松林、金桂清、唐乃扬、高志明、曹国培、张震梅等非遗大师的见证下,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李昱聪向师傅师娘行礼、献茶,正式拜扬州雀笼大师王玉生为师,学习、传承扬州雀笼制作技艺。
“我从小喜欢做手工,有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扬州雀笼,就被它精美的做工所折服。”拜师现场,李昱聪高兴地告诉记者,后来经过很多名师引荐,认识了王玉生大师。“从今天开始,我就是师傅的正式弟子。我会用心学习,早日学成扬州雀笼制作技艺。”
扬州雀笼传统制作技艺,历史长而技艺精。记者在486非遗活态展示区看到,扬州雀笼以绣眼鸟笼和画眉鸟笼为主。其精华秉承宫廷鸟笼的风格,取材讲究,做工精细,多用象牙、金银及各种珍贵木料如紫檀、红木、黄杨、酸枝等制作。
记者了解到,最近三个月,李昱聪一有空闲时间就到扬州486非遗活态展示区,虚心向王玉生请教扬州雀笼制作技艺。“李昱聪,人如其名,非常聪明,很有天赋。”王玉生说,李昱聪刚来的时候自己就曾考验过他,发现他因为从小喜欢木工雕刻,对雕刻比较熟悉,所以入门很快。“才短短几个月,李昱聪已经可以尝试做基本框架了。”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宫廷鸟笼制作手艺,完完整整地传承下去。”王玉生说,雀笼制作技艺异常复杂,传承相当困难,近年来收徒都经过慎重考虑。“李昱聪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八名徒弟,让我很欣慰的是,他是一个‘好苗子’,我有信心、有决心把他带出来。”
“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功近利。”收徒现场,王玉生对李昱聪提出要求。他说,自己会将毕生技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徒弟,希望李昱聪能将扬州雀笼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多年来,王玉生一直在复原宫廷鸟笼的道路上坚持不懈,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和扬州工艺美术馆收藏,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雀笼界泰斗。“我目前正在制作的是乾隆宫廷造办处六角百灵鸟大笼,高达98厘米。这件作品的原型在大英博物馆,我想花四年的时间复制出来。因为有一千多个零件,大大小小的榫卯、榫眼多达一万多个,所以十分耗时,预计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王玉生说,1995年后制作的鸟笼他均收藏起来,准备在乾隆宫廷造办处六角百灵鸟大笼完成后,成立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宫廷鸟笼博物馆。
通讯员 运投轩 记者 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