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良好的家庭教育?
几年前,我就带娃看过谷爱凌的一部纪录片,当时非常感慨,纪录片里她和妈妈母女关系特别好,平等、尊重、温暖。谷爱凌在完成训练和比赛时,她还参与学校的戏剧表演,还是个妥妥的学霸,尤其是她非常自信、开朗,当时就很期待这位天才少女在冬奥会上的表现,而现在她成了所有母亲内心都期待得到的孩子:漂亮、智商高、情商高、成绩好……曾有记者问怎么培养这么优秀的女儿,谷爱凌妈妈使劲地想了想回答:“爱凌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少点表扬他们的聪明,多点表扬他们的努力。我就是照着这两条做的。”我想谷爱凌的妈妈提到的两句话可以让我们了解什么是良好的家庭教育。
要意识到孩子是灵动的
要意识到孩子是灵动的,因为生命是灵动的,这是所有教育认知的前提。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为了所谓的正确而牺牲了孩子很多的兴趣和快乐,放弃了他们对自己从事活动的享受。比如孩子最初学说话,包括英语的学习,有时候不要过分强调最标准的发音,学习态度是认真的,但是学习的氛围可以是轻松的。当孩子急躁,或者受挫而想放弃时,不要着急讲道理,而是鼓励他们,用拥抱和肯定的话语去认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学习是贯穿在生活中所有的细节里,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想法和探索,尤其在婴幼儿时期,他们每一次的惊奇发现,在成人看来非常的微不足道,这个过程中他们享受到了专注完成一件事时的体验。
幸福有不同的维度
我们总是非常期盼孩子有一个完全聪明的大脑,高智商是不是等同于幸福的人生,这是每一个父母都要去思考的问题。幸福有不同的维度,也是非常个人的体验,让孩子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在每一个努力的时刻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生命的力量,孩子就能体验到幸福感,这就是做自己带来的强大的力量和满足感。去认可孩子,孩子在父母和家庭里获得认可,从而收获最初的自信。但有些家庭就变成了两种极端,一种是怕孩子骄傲,就喜欢打击,使用所谓的“挫折”教育;一种就是过分表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拉孩子出来刷存在感。教育,就是对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孩子失败了,接纳他们的情绪,给他们一个安全的空间去盛放失望的情绪,一起分析原因,和运动员一样去复盘。如果孩子有进步了,取得好的成绩,也要告诉他们这是努力的结果,和孩子一起分析能够有这个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各有各的生命精彩,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孩子获得幸福的重要的土壤,也是滋养他们的精神源泉,所以努力学习成为合格的父母是每一个为人父母终生的课题。
心理科 詹琼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