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 扬州学生们交出这样的劳动作业

2022年05月 09日 08:22 |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网 | 扬州网官方微博

日前,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话题这几天迅速冲上微博热搜,记者了解到,扬州中小学校一直高度关注劳动教育,“五一”前后,扬州中小学生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了解劳动,爱上劳动。

假期的特殊作业

为父母做一道菜

“五一”假期期间,扬州市文津中学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为父母做一道菜。活动中,孩子们在家人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双手,用一道道美味的菜品,温暖着家人,演绎爱与被爱的温暖。

切肉、酱油腌制肉丝、入锅翻炒、撒入调料……扬州市文津中学七年级(4)班的贡百辛同学,给父母做了道“茭白炒肉丝”。

“生活是朝起暮落,日子是柴米油盐,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吃着孩子给自己做的菜。”贡百辛的母亲笑着说。

“通过自己下厨,我深深感受到了劳动的不易,想想自己平时吃饭时特别挑食,碰到不爱吃的饭菜连筷子都不会动一下,心里有些惭愧。我以后要多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用感恩的心去体会,用行动做一个爱劳动的小能手。”贡百辛说。

学校七(2)班刘乐瑶同学做了道番茄炒蛋。她感慨:“番茄炒蛋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其实也需要很多经验和技巧,挑选番茄、去皮切块、掌握火候,都倾注了妈妈对我们的爱,学习做番茄炒蛋这道菜,第一次让我读懂了妈妈的辛苦。”

扬州市文津中学校长李明刚表示,学校在落实“减负”政策的过程中,实施好劳动教育,就是为孩子成长赋能。今后,学校将持续开展特色劳动教育活动,让劳动深入每一位学子的生活。

师生录制视频课

体验朱自清笔下扬州美食

“五一”假期,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的同学们,每天都上一节“舌尖上的扬州夏日小菜”视频课。师生们还体验了朱自清先生《扬州的夏日》中的红烧猪头、小笼点心等扬州美食。

朱自清先生在《扬州的夏日》中提到:“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谈着.……”

记者看到,朱自清中学食堂师傅陈冬、李德才先后出镜,洗、切、烹、炒,一步步向学校师生细致地讲解着制作菜品的过程,视频中再现了朱自清先生《扬州的夏日》中的红烧猪头、小笼点心,还有扬州夏日爽口小菜:皮蛋拌豆腐、凉拌莴苣、凉拌黄瓜、冰镇杨梅、绿豆汤等。

朱自清中学学工处老师段婷婷告诉记者,“舌尖上的扬州夏日小菜推荐官”活动,由师生专门录制夏日小菜视频课,一起学做扬州夏日特色菜。

“‘五一’期间,我们一起欣赏了舌尖上的扬州美味,体验了做菜乐趣的同时,也在锤炼自己推荐美食的语言基本功,让我们有机会研究各种视频拍摄技巧。不少学生自己录制视频,边做美食边讲解扬州特色。”学生王子轩说。

“从视频拍摄,到脚本设计、文案写作和配音,无不凝聚着师生的智慧。”朱自清中学校长赵涛介绍。

小学生沉浸式“职业体验”

致敬校园劳动者

为了向所有劳动者送上节日祝福,也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扬州市育才小学开展了“劳动者的一天”实践体验活动。

参加此次体验活动的是学校四至六年级的部分孩子,分别参加了保安、保洁、食堂工人的一天工作。“五一”前夕,当天早上7点半前,所有同学便早早地来到学校。他们首先听取了各组负责人介绍相关劳动要求,随后穿戴上装备,跟随师傅上岗。

“小小护学”员站在校门口,将学生引导进校,同时也为老师进行第一次测温。等学生都入校后,大家又参加了安保部的早训工作。

“保洁”工作,一刻也不得闲。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扫校园。大甬道、小操场、水泥路、人工草坪,到处都有“小保洁”们的身影。打扫完外部环境,他们又开始了每日厕所保洁。

六年级的孩子到学校食堂厨房当了一回“小小厨师”。择菜、切菜、洗菜、分装、运送、抬餐……忙碌了一个上午,个个都觉得腰酸背痛。

“以后要遵守校纪常规,不乱扔乱丢,不浪费粮食,要将这些好的做法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后的学生王敏深有感触。育才小学校长蔡月珍表示,为期半天的体验活动虽然不长,但参与的同学们都深有感触,劳动之美,体验方知。学校将陆续推出沉浸式的劳动体验项目,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       记者 刘冠霖


责任编辑:煜婕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相关阅读: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寄奉稿酬。